黃順青(1895~1983) 原名黃廷選,字舜卿,利津縣左家莊人,利津縣教育界知名人士。
黃順青8歲讀私塾,數(shù)載后因家境貧寒輟學。1917年,在親友資助下考入山東青州師范講習所。畢業(yè)后,在本村小學、濟南化育小學、縣立一高等校任教。
1937年12月,日軍侵占利津縣城后,黃順青反對日偽的奴化教育,憤然辭教,回家務農(nóng)。其間他父親遭日軍“掃蕩”嚇病身亡,叔父慘遭殺害,長子被日偽打傷。一系列打擊使黃順青一度精神失常。
利津解放后,他的病情逐漸痊愈。遂投身黨的教育事業(yè),先后任小學教師、城關(guān)完小校長等職。任校長期間,他帶領師生白手起家,創(chuàng)立利津縣第一所完全小學。建校后,他帶頭開展勤工儉學活動,自費購置掏糞工具,每日早起,掏糞便,曬糞干,十幾年如一日,為學校增收萬余元。1952年,縣領導讓黃順青負責籌建利津師范,幾十萬元經(jīng)費由他一人經(jīng)管,最后結(jié)賬分文不差。籌建過程中,他廢寢忘食,日夜操勞,幾次累得吐血,從不聲張。黃順青對教師宛如慈父,體貼入微。他常為生病的教師請醫(yī)煎藥,多次把自己家的老母雞殺掉燉好,端到生病的教師床前。黃順青一生熱愛書法,不僅能雙手書寫,且能口筆揮毫,字體獨具一格。黃順青熱愛文物,晚年他收集和向國家捐獻許多珍貴歷史文物。60年代初,他將收購的利津清代名宦趙長齡手稿奉獻給國家,中央文物管理機關(guān)給他來函致謝,并表示給予獎勵和報酬,他當即復信:“既不要名譽獎勵,也不要物質(zhì)報酬,這是我應盡的義務。”
1959年,黃順青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
黃順青在利津教育界享有盛名。曾當選利津縣一至六屆和八屆人大代表,1980年為縣第九屆人大特邀代表。1983年2月17日,病逝于左家莊。
圖為黃順青手跡。